平博.pinnacle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
专注精密制造10载以上
专业点胶阀喷嘴,撞针,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厂家
联系方式
13899999999
13988888888
您当前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技术支持

技术支持

精诚模具的“越冬经”

更新时间  2024-08-13 22:44 阅读

  “精诚”是一个奇迹。资金紧张、原材料价格变化、劳动力成本上升……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,精诚时代集团今年1至11月的销售额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%,继续大步往前走。

  “精诚”是一个经典。从1996年成立台州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,注册资金50万元,员工50名,年制造平模头100套开始,到2006年成立中国精诚时代集团有限公司,注册资金10800万元,目前员工450多名,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占30%,年销售平模头达到1200多套,各类换网器系统1400多套,计量泵系统600多套,国际市场占40%,至今已保持12年的持续性增长。精诚模具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为“全国重点挤出模具骨干企业”,品牌规模为中国模具产业前50强。

  “精诚”是一个另类。在“嗅觉灵敏”的黄岩企业群体中,“精诚”显得有些特别。别的企业从办市场、做房地产到搞物流、造汽车……无论遇到什么诱惑,“精诚”都不为所动,十多年一直坚持走平模头的专业化道路,坚定不移地将品牌专业化、国际化、标准化进行到底,让精诚集团成为国际巨头的强劲对手。

  “创新因时而变,创意因需而生,创业就要好好思考。”谈起创业创新,该集团董事长梁斌见解独到而新颖。他说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创新就是创造和突破,面对新的市场,企业要敢于突破自我,求新求变,每天面对不一样的自己,修正自己,不断改变自己。

  以前,根据一般人的理解,企业家就是管理企业,创新就是技术创新。其实创业与创新是连在一起的,创新成就创业梦想,企业家要变成创业家。梁斌认为,现在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,核心竞争力不是唯一而是综合,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,持续的研发能力是保持客户,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,要更多考虑合作伙伴的发展,“他们快乐才是我们快乐。”

  孔子曰:“君子有三畏,畏天命、畏大人、畏圣人之言。”规模多大、钱赚多少,是一般人眼中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。梁斌却认为,企业的天命是客户,天命是不可违的。只有客户发展了,企业才会发展。拥有一大批客户,才是企业的最宝贵财富。

  “让产品像万花筒那样千变万化,就能吸引住客户。”梁斌说,只有创“新”,才能“昌”盛。不管是奇迹还是经典,归根到底,企业的一切都是靠人创造的。乐于“做小、做散、做异”,正是“精诚”与其他模具企业最大区别所在。

  专注于一个产业,需要的不仅是勇气,更是智慧与毅力。梁斌能够坚持的理由是———也许有许多路可以选择,但一定要看清楚自己能干什么,选准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。在善于坚持的梁斌眼中,企业的大与小并不一定反映企业的强与弱。专注于一个产业,也许做大的速度不如别人快,但做精的能力却会强过对手。有不少小企业虽然只做某一个或几个零部件,却同样可以是全国同行中的佼佼者。正是由于专业与精细,产品不断优化、运营成本不断降低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,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,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才越来越强。

  从“做大”到“做小”,从“等客上门”到“学会合作”。梁斌现在“每逢逆境来临就特别亢奋,特别想战斗”。他说:“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一路顺风,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既不能错失机遇,也要懂得如何应对风险。”

  今年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,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“四把刀子”加“一根绳子”。 “四把刀子”是指汇率升值,以及能源、原材料、劳务成本大幅度上涨,“一根绳子”就是信贷收紧。现在,有两类企业日子比较好过:一类是产业龙头,产品技术、质量过硬,市场占有率高,品牌影响力强,具有定价的主动权;另一类是早几年就进行了转型,主动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,现在刚好到了产出期。

  现在到企业,经常会听到两种声音。一种是抱怨:人民币升值让出口没了利润,原材料能源涨价、工人工资水平提高更让企业经营雪上加霜,啥时候“死”了都难说;一种却是兴奋:好几个技术先进的拳头产品在手,原材料涨点价没有问题,管理优化、挖潜改造、节约成本,只等市场变化到位,就去争做行业“老大”。

  没有不好的员工,只有不好的管理者。“精诚”在照顾员工的生活上也舍得花钱。近年来,公司已投入资金建起了配备空调、厨卫设施的员工宿舍。员工都能享受法定假日,还享有带薪年休假等。《劳动合同法》实施后,“精诚”因为早已经与员工建立了规范的劳动关系,没受多大影响。

  “精诚”目前在中国模具制造行业是领头羊的位置,从内部改进来说,从以前的标准化管理,到现在引进EMS模具生产控制管理软件和质量掌控系统,从以前集中满足于国内市场,到现在敢于去突破国际市场,这些年,“精诚”不断地在努力,不断地在成长,实际上更多的是“精诚”管理层的思维不断在超越。

  经济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,既有高潮,也有低谷。所谓危机,便是“危”与“机”的相生相克。所以,在“精诚”眼中,当前的这一轮低谷,正是下一轮高潮的起点。梁斌说,要适应国内宏观环境和政策导向的变化,研究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趋势,找准企业自身的发展立足点。正因为如此,在他的记忆中,“精诚”创立以来几乎没有遇上大的麻烦。

  “能赚钱的企业才能不断发展,但是赚钱并不是唯一。”因为这个理念,梁斌没有羡慕那些一时赚了大钱的企业,而是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平模头——“用加法把产业做强”,联合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一起干;“用减法把企业做大”,对于做了十多年的模具行业,梁斌仍然信心十足。他说,自己仍在用心经营,但更重要的是请来专家、激励员工,学会尊重人、能够明辨方向。

  但在梁斌看来,发展企业是自己的事,不能过多地依赖政府政策。目前的宏观政策,也许将给他们带来加快产业升级的机遇。

  “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着深刻的背景。作为一个企业家,首先应该理解,其次才能承担责任。”梁斌认为,现在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很困难,也有一批发展势头依然良好的企业。如一些企业本来就是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发展起来的,一旦政策有所调整,这些企业就会受到牵连。而另一些企业是依靠自身力量慢慢发展起来的,较少依赖国家政策,对于这些企业的经营者来说,发展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他们自己的事,有机遇就发展,遇到困难就硬挺。

  梁斌认为,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,是每一家企业都躲不了、避不开的。与其回避现实甘当埋头的“鸵鸟”,不如直面现实勇作浴火的“凤凰”,拿出胆识和魄力,敢于创新、加强创新并在创新基础上不断创业,去抢机遇、破难题、促发展。500多年前,在成功横渡大西洋后,哥伦布感慨地说,我敢做了,去做了,终于做到了。今天的企业也要有这样的“野心”和“血性”,敢于创新,突出重围,开创新局。

  “政府政策固然重要,但企业也要化被动为主动,把此轮宏观调控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机遇,练好‘内功’,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,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。”梁斌说,当前形势下,每一个充分意识到市场竞争残酷性的企业,都要把“创新”摆到首位。要围绕自身发展的主业,主动把握宏观经济、产业成长、技术进步、消费者行为的规律,使自己的经营方式摆脱惯性困扰,从传统的战术性经营转变为战略性经营,从传统的适应性生存转变为创新性生存。要善于发现商机、制造商机、捕捉商机,既注重技术开发等“硬”创新,也注重品牌、管理、营销、资本运作等“软”创新,在创新中开辟一片更好的风景。